再次提問 、請問董事長李小龍先生,公司半年報顯示,北京首都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的凈資產為-2,194,603元,而公司卻花了550萬元才買了該公司的股份?收購價格依據是“北京國融興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”,請公司公布一下這個評估報告,以及公司收購這部分股份的戰略考量是什么?我想雖然550萬董事長有審批權,但是股東同樣
請問為什么重大資產重組還沒有得到中國證監會審核,就將超募資金使用出去了呢?
263是否也可以做一個Phone+的Iphone應用程序(或國外有名的Viber),這很吸引用戶,也可以為“第二號碼”作擴廣。 當年郵箱收費就放走了很多客戶,我們不希望公司光關注收費客戶,也要吸引免費用戶。
263公司做了IPhone應用程序類似Phone+或Viber的很難嗎?為什么不搶占這個市場呢?收費的和免費的都做才能做大。
看了263的半年報知道ITALK2012年中期才賺了2000多萬利潤,離開承諾的1000萬美金相去勝遠,請問我知道董事長是會拿錢出來補足,但如果按達不到的利潤估值是否有過高之嫌疑!公司該如何調整,收購價格是否該調整
公司收購翰平網絡72%的股權轉讓完成了沒有?
公司開發的手機應用,云通信 和第二號碼,根據我的統計,第二號碼下載量最大的兩個應用中心是木螞蟻和SOHU應用中心,每個也不過十幾萬的下載量,云通信更少了,只有木螞蟻上的下載量達到2萬多,其他的平臺都特別少,公司有沒有計劃開展針對性的推廣活動啊?第二號碼的10元月租費是不是貴了點啊?現在畢竟是在推廣期。另外請明確回答一下公司現在第二號碼的付費用戶量有多少?
中國的3G手機用戶增長這么迅速,各種帶語音功能的社交軟件也層出不窮。公司收購的ITIKL雖然增長有一定確定性,但在國內未開放VOIP的情況下,發展受限是很明顯的。難道就沒考慮過做類似愛碰或微信的相似手機軟件,培養用戶群?抑或是主要還是以企業為服務對象?很明顯,科技的發展往往超乎想象。未必能做到前瞻性,緊跟未必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。
請問ITALK目前的客戶有多少,每月新增5000戶,現在起碼有24萬戶了吧?
請公司公告一下第二號碼的有效用戶是多少?